讓文物“活”起來,發揮出更大的價值,才有利于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。為此,廣大博物館將文物從庫房移出,舉行全國性、世界性的巡展,尋求合作積極開發文創產品……這些都是實現文物“活化”的方式。然而,站在文博設施定制化生產的角度上,應如何讓文物穿越時空來到新時代,仍能保護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,從而助力文物更好踐行新時代使命?今天,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簡單探討與交流。
1.搭建連接公眾的橋梁,提高文化交流質量
“辦好展覽”是文物活化的核心,同時也是讓文物走進新時代的方式。每個博物館都愿意把文物藏品的歷史價值、藝術價值以更好的方式展示給觀眾。但當文物跨越時空,“走出”庫房,迎接它的很可能是日復一日連續不斷的參觀客流,此時,作為文物展陳不可或缺的載體——博物館展柜,就必須承擔起保護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,安全展陳、協助博物館把展覽做好的基礎上,把文物完整承載的中國故事講好。為此,博信文博科技(下文簡稱“博信”)研發了一系列高端博物館展柜,采用性能優異的展柜玻璃,有效防爆、阻隔紫外線等,對柜內文物形成有效保護;根據不同文物的特性專門配備了恒溫恒濕系統,使“年邁”的文物在跨越時空,仍能擁有恒久穩定而適宜的微環境,不會因外界種種因素影響而遭到損壞。與此同時,博信緊跟國際前沿技術,在展柜內引入多種新型安全光源和科技運用,讓文物在更周全的保護下搭建起連接公眾的橋梁,對觀眾進行直觀教育和文化信息傳播。
2.創新文物保護利用,推動文旅深度融合
基于“精于展與藏”,更追求“超越展與藏”的姿態,博信運用智能數據分析,通過各種科技媒介與文物本身承載的真實歷史文化信息巧妙結合,最大限度的在尊重文物自身文化內涵和價值基礎上,為文物提供新穎多樣的展陳形式,實現其文物展陳價值的最大化。例如,博信將傳統玻璃展柜與數字多媒體技術結合,讓觀眾由單純地欣賞“珍寶”,轉變為通過可觸可感的互動體驗來提高展覽參與度,幫助觀眾深入解讀文物蘊含的豐富內涵。
另外,博信還借助多媒體導覽、虛擬現實等高新技術,把展柜內高深的文物以影像等大眾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分享出去,既讓文物走近了觀眾,又遵循了文物保護原則,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,推動文旅深度融合。未來,博信將同更多博物館一道,探索多元化、差異化的文物保護和利用模式,共同構筑美觀性、精致性、安全性、便利性、隱藏性與展示性于一體的新型展陳管理空間,結合地域特色,打造特色文旅品牌,奏響文旅融合發展新樂章。
3.建設智慧展館,促進文物事業可持續發展
更好保護文物、更科學的管理文物,更多元化傳播文物價值,是文博界一直在探索的問題。現如今,智慧展館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,它的實施推進與打造,是對有效保護、管理和合理利用中華民族的文物瑰寶,促進中華文明薪火相傳,增強民族自信心凝聚力,起著劃時代的積極意義。立足嶺南,覆蓋全國,走向世界,博信文博科技正加速深度布局,利用高新科技為博物館的建設升級注入更多智慧元素。如博信設計研發的系列新型博物館展柜,不僅集成科學開合、加密保護、聲光報警等功能于一體,展柜內的微環境測控系統還可以幫助博物館對展柜內文物的溫濕度、照度、紫外線強度、PM2.5等數據進行監測、采集和分析,實現博物館文物大數據采集與分析、智能遠程調控、科學高效管理文物等需求,大大提升當代博物館管理效率,降低管理成本,大力促進新時代文博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。
博信文博科技將把文物工作融入當前的全面深化改革中,嚴格遵循文物保護原則,尊重文物真實的歷史價值,緊跟時代潮流,利用高端文博設施讓文物真正與觀眾在感觀上、行為上、心靈上實現三維一體的有效溝通,在保護中活化文物,在發展中助力文物更好地踐行新時代賦予的使命。